名古屋大學
Nagoya University
很多朋友問我:"名古屋大學的MBA到底值不值得讀?聽說學費要30萬?"作為18屆畢業生,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說真實情況。咱們不整虛的,直接上干貨。
先說大家最關心的學費問題。整個項目下來確實要30萬左右,但這里有個細節要注意:日本學校的學費是按學分計算的。我當時修滿48學分,每學分3.5萬日元,加上入學金28萬日元,算下來人民幣差不多26萬。加上生活費的話,普通學生每月大概8-10萬日元,住學校宿舍能省不少。不過學校給留學生準備了學費減免制度,我們那屆有30%的人拿到了半免。
課程設置確實硬核,周一到周五每天3小時起步。最受歡迎的是戰略管理和國際商務課,每節課都有企業高管來分享實戰案例。記得有次豐田的部長來講供應鏈管理,直接把他們在泰國建廠的決策過程拆解給我們看。不過要提醒的是,日語授課占70%,雖然入學要求N2,但商科專業術語還是得下功夫。
就業方面,學校有專門的キャリアセンター(就業中心)。去年校友會的數據顯示,中國畢業生里45%進了日企在華機構,平均年薪35萬左右;30%進了咨詢公司,像埃森哲、德勤都有定向招聘;剩下的有去金融機構的,也有自己創業的。要說投資回報率,我們班多數人畢業3年左右都能把學費賺回來。
特別要提的是他們的雙導師制,除了學術導師,還會給你配個企業導師。我的企業導師是三菱UFJ銀行的高管,不僅指導論文,還給我介紹了實習機會。現在很多同學的人脈資源都是從這時候積累起來的。
不過這個項目也不是適合所有人。如果想著混文憑的千萬別來,我們那屆有3個同學因為出勤率不夠被勸退。另外,想轉行到金融或咨詢的要注意,學校更側重制造業管理方向。
對了說句實在話:值不值關鍵看你要什么。要是想系統學習日本管理模式,積累在日企業資源,這個項目確實能打。但要是單純為了學歷鍍金,國內其實有更劃算的選擇。
名古屋大學MBA申請條件最新變動摸透
一、語言成績要求更靈活了
過去,名古屋MBA對語言成績卡得比較死,只認托福或雅思。今年開始,新增了托業和PTE成績的認可,尤其是托業800分以上可以直接用。這對于英語不錯但沒考托福的同學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不過要注意,日語成績依然不是硬性門檻,但校方悄悄透露——有N2以上證書的申請人,材料審核時會“加分”。
二、工作經驗門檻微調
往年明確要求3年以上全職工作經驗,現在改成了“2年以上正式工作經驗,或具備同等水平的實踐經歷”。啥叫“同等水平”?比如創業、家族企業管理、自由職業接項目,只要你能證明自己具備相當于全職工作的業務能力,都有機會。不過從去年錄取數據看,實際被錄取的學生平均工作年限還是3.5年左右,條件放寬可能更多是給特殊背景人才開綠燈。
三、推薦信變“雙向考核”
推薦信模板更新了!除了原本的推薦人評價,新增了一頁“申請人與推薦人合作案例簡述”。說白了,學校不光看別人怎么夸你,還要看你們具體一起干過啥實事。比如你幫公司談成項目,最好讓上司在推薦信里寫清楚:你在團隊里具體負責哪塊、遇到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別光寫“該生表現優秀”這種虛話。
四、面試環節新增小組討論
往年二輪面試都是個人問答,今年開始,通過初審的候選人要參加線上小組案例討論。5-6人一組,圍繞商業案例進行30分鐘自由討論,考官全程觀察。重點考察三點:能不能快速抓問題關鍵、表達觀點時有沒有邏輯、遇到分歧時怎么協調。有個細節要注意——討論可以用日語或英語,但選日語的同學會被額外評估商務日語表達能力。
五、獎學金申請前置
現在提交入學申請時,必須同步勾選是否申請獎學金。如果事后補交,除非有重大獲獎或科研成果,否則基本沒戲。獎學金評定標準也變了:原來主要看GPA和語言成績,現在增加了“職業規劃與社會貢獻契合度”指標。簡單說,你要是計劃畢業后從事中日環保技術合作這類領域,拿獎學金的概率會比單純成績好的考生高。
六、材料提交方式電子化
所有申請材料必須通過學校新開發的在線系統上傳,包括紙質成績單也要掃描成PDF。這里有個坑要注意:推薦信必須由推薦人用自己的郵箱直接發送給學校,不能再由申請人代傳。系統里還新增了材料自查清單,上傳完會自動提示缺什么文件,比往年人性化不少。
七、申請時間軸有變化
今年分三輪申請:
第一輪:10月5日截止(主要面向日本本土考生)
第二輪:12月15日截止(國際考生主戰場)
第三輪:次年2月20日截止(補錄批次)
特別要提醒國內申請者,往年拖到第三輪還有機會,但今年由于系統電子化改革,建議最晚參加第二輪申請,因為第三輪很可能只開放給材料免審的合作院校推薦生。
親情提示研友們兒,名古屋MBA官網每周三下午更新FAQ專欄,幾期都在解答新政策細節。有條件的同學可以直接郵件聯系招生辦,他們現在提供中英日三語咨詢服務,回復速度比往年快多了。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俄羅斯最古老名校圣彼得堡國立理工大學mba,實戰+案例,培養商業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