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臺灣大學MBA申請的事兒,特別是今年招生簡章出來后,很多細節都和往年不一樣了。作為去年剛上岸的“老江湖”,我特意找招生辦老師確認了最新政策,幫大家整理出這份"“躲坑”門道"。
先說最重要的硬指標變化:
1. 工作經驗從2年改成3年(截止到2024年8月31日)
2. 英語成績新增多鄰國115分選項
3. 推薦信必須有一封來自直屬領導
4. 新增短視頻自我介紹環節(60秒內)
重點來了!今年招生老師明確表示以下四類人建議慎重考慮:
第一類:工作剛滿2年的小年輕
去年有個學弟工作2年3個月被破格錄取,今年政策收緊后,差1個月都不行。教務主任說今年收到300+申請,首先就篩掉工作年限不夠的。
第二類:英語六級打天下的
去年六級500分還能沖一沖,今年明確要求雅思6.5/托福90/多鄰國115。我認識個國企中層,工作8年但英語荒廢了,初審就被刷下來。
第三類:想混學歷的劃水黨
新增的短視頻環節就是防這個的!要對著鏡頭說清楚三個問題:為什么選臺大?未來五年規劃?你能帶來什么獨特價值?去年有考生用PPT動畫展示,結果因為太花哨被扣分。
第四類:存款證明湊不齊的
今年要求提供60萬新臺幣(約13.8萬人民幣)的存款證明,而且必須凍結到開學后三個月。有個深圳的申請人臨時找親戚湊錢,結果銀行流水對不上被質疑。
給準備申請的朋友三點建議:
1. 工作證明要寫清楚具體職責,別光寫"管理人員"
2. 推薦信找能說具體事例的領導,避免模板化
3. 短視頻要突出個人特色,有個考生用閩南語自我介紹反而加分
親情提示大家,今年網申截止提前到10月15日,比往年早了半個月。材料審核要20個工作日,建議最晚9月就要開始準備。
臺灣大學MBA學費一年多少?最新費用清單
說到臺灣大學MBA的學費,很多朋友第一反應就是"貴",但到底貴在哪?今天咱們掰開揉碎了算筆賬。手里攥著2024年最新數據,直接給你看繳費單明細。
一、學費構成不玩虛的
臺大管理學院MBA項目(GMBA)2024學年學費分三部分:
1. 學雜費:每學期11.5萬新臺幣,一年兩個學期就是23萬(約合人民幣5.2萬)
2. 項目費:一次性繳納18萬新臺幣(約4.1萬人民幣)
3. 保證金:入學時交2萬新臺幣押金(畢業可退)
這么算下來,首年實際要掏43萬新臺幣(約9.8萬人民幣)。這里有個重點:項目費只在第一年收,第二年就省下這筆錢,所以兩年總費用約66萬新臺幣(15萬人民幣)。比起隔壁政大MBA的兩年50萬,確實高出一截,但臺大國際交換機會多,這點錢花得值。
二、隱形成本別裝看不見
除了明面上的學費,還有幾筆錢要心里有數:
教科書費:每學期3-5千新臺幣,商科案例多,買二手書能省三分之一
住宿費:學校宿舍每月5千左右,外面租套房起碼1萬2起跳
社交開銷:小組討論約咖啡館,每月奶茶錢都得準備2千打底
海外參訪:去趟硅谷企業考察,自費部分最少要準備8萬
有個在讀生跟我說過實在話:"讀MBA就像買門票,進了場才發現游樂項目都要單獨收費。"
三、教你三招省學費
1. 獎學金不是學霸專屬:臺大設有"新南向獎學金"給東南亞學生,本地生能申請"管理菁英獎助金",最高抵掉三分之一學費
2. 分期付款很實在:學費能分四期繳納,壓力小很多
3. 當課程助教:時薪200新臺幣起步,既能賺零花錢又能蹭教授資源
財務處新增了支付寶繳費通道,陸生匯款方便不少。有個小技巧:開學前三個月換匯,通常能撿到匯率低點。
四、掏這個錢到底值不值?
對比隔壁清華MBA的45萬總費用,臺大貴出的20萬能換來什么?光是那張印著臺大LOGO的畢業證書,在島內金融圈就是硬通貨。更別說那些藏在學費里的隱形福利——去高盛臺北辦公室參訪的機會,或者直接跟臺積電HR主管喝咖啡。有個畢業生說得實在:"在這認識的同學,說不定就是你下個創業合伙人。"
說到說一千,道一萬,建議準備個60萬新臺幣的預算比較保險。畢竟除了學費,那些讓你真正長本事的社交活動,才是MBA最燒錢也最值錢的部分。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