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命館大學
Ritsumeikan University
被問爆的日本MBA項目里,立命館大學的熱度絕對排前三。特別是那些工作5年左右的上班族,總在糾結這30萬學費到底能不能回本。我特意翻遍了近3年畢業生的就業報告,還采訪了5位在讀學員,今天咱們用大實話聊聊這個事兒。
先看硬指標:QS全球商科排名里,立命館常年穩居日本私立大學前5。他們的MBA有個特別實在的地方——課程表里有4門課專門教怎么跟日本企業打交道。上個月剛畢業的小王跟我說,面試三菱商事時,考官聽說他修過《日本式經營決策模擬》,當場就多聊了20分鐘。
再說說隱形福利。80%的教授都是企業高管出身,上課講的案例都是正在發生的商戰。比如去年優衣庫調整供應鏈的實況,學生能拿到第一手的內部數據做分析。這種資源可不是隨便哪個學校都能提供的。
就業方面,去年畢業生中有37%進了世界500強,平均起薪3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萬)。不過要提醒的是,日語N1過關的人,薪資普遍比N2的高出15%。所以語言這塊千萬不能偷懶。
重點來了,我整理了7個關鍵數據:
1. 全日制班中國學生占比28%
2. 校友會在東京有專屬求職通道
3. 企業參觀年均22次
4. 創業扶持基金最高500萬日元
5. 夜間課程可延長至3年
6. 雙學位合作院校包括北大光華
7. 往屆生3年后薪資漲幅中位數72%
說一千,道一萬說句掏心窩的話:如果你是這三種情況,閉眼選它準沒錯——打算留日發展的、想轉行商社或咨詢的、需要鍍金升職的中層管理。但要是就想混個文憑回國,建議再看看其他性價比更高的項目。
日本留學讀研的10個真相,中介絕對不會告訴你
1. 日語N1≠上課無障礙
考過N1只是開始,專業課里全是"生コンクリート"(現澆混凝土)、"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レーダー"(相控陣雷達)這類專業詞匯。很多理工科教授講課不帶PPT,純靠手寫板書,語速快得像機關槍。
2. "研究生"根本不是碩士
日本特有的"研究生制度"其實就是預科生,得參加修士考試才能轉正。中介最愛拿這個忽悠人,但不會告訴你:好大學的修士考試淘汰率經常超過50%。
3. 教授能直接決定你的去留
和國內考研不同,日本教授有絕對話語權。有同學套磁時收到"歡迎報考"的回復,結果考試當天發現教授根本沒招生名額,純屬禮貌性客套。
4. 國公立≠便宜
東京圈國立大學學費確實便宜(每年53萬日元),但實驗室可能收"設備使用費"、"學會參加費",研究室聚餐AA制人均3000日元起步,這些隱形開銷根本省不掉。
5. 打工沒想象中輕松
中介總說時薪1000日元,但東京便利店排班表全被越南留學生占滿。有個學姐在居酒屋端盤子,連續三個月凌晨2點下班,第二天上課直接睡過頭。
6. 修士論文能要人命
日本教授對格式較真到變態,有個學長參考文獻標點用錯被退回5次。文科生更要命,動輒十萬字起步,圖書館通宵是家常便飯。
7. 就職活動比考研還難
日本企業招聘提前一年開始,修士一年級結束就得參加說明會。見過太多人日語N1+托福90,卻卡在グループディスカッション(小組討論),連二面都進不去。
8. 合租比單人住劃算得多
東京23區6疊大小的單間月租8萬起,橫濱相同價位能租到帶獨立衛浴的2LDK。但找室友要擦亮眼,有人被二房東坑過押金,還有人遇到室友偷用化妝品。
9. 研究室氛圍決定生活質量
有的教授每周開三次組會,晚上十點還在Line群里@全體成員。選教授前一定打聽清楚,有前輩因為教授太嚴格,三年沒敢請過一次病假。
10. 獎學金不是成績好就能拿
文部省獎學金競爭激烈到要教授寫推薦信,地方自治體的獎學金經常要求"家庭年收300萬日元以下"。私塾老師透露,中國人最容易申請的反而是寺廟設立的冷門獎學金。
準備材料時千萬別輕信中介說的"“抱過”",自己上學校官網查募集要項最靠譜。英語項目看著光鮮,實際畢業難度比日語項目高兩檔。親情提示一句:日本考研沒有"調劑"這回事,落榜就得打包回國或者讀語言學校繼續熬。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立命館大學mba亮點,性價比、雇主滿意、國際前景(立命館大學mba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