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卡塔林納聯邦大學
Universidade Federal de Santa Catarina
不少朋友在問圣卡塔林納聯邦大學的MBA項目到底怎么樣,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先給大家吃個定心丸:這所位于南美洲的百年名校,在拉美商科教育圈子里可是響當當的招牌。
先說課程設置,他們的MBA分全日制和在職兩種。全日制18個月就能搞定,課程分三大模塊:前半年打基礎(會計、統計這些),中間半年搞實務(案例分析、企業參訪),對了半年專攻細分方向。特別要說的是他們的葡語商務談判課,很多學員反饋這門課在拉美地區做生意特別實用。
再聊聊學費這塊,折合人民幣大概18-22萬。可能有朋友覺得比國內貴點,但算上每月1500雷亞爾的住宿補貼(相當于2000塊人民幣)和校友會的實習推薦服務,性價比還是能打的。去年畢業的張姐就跟我說,她通過學校推薦進了巴西最大的咖啡出口企業,現在年薪直接翻倍。
對了說說證書含金量。這個學位在拉美國家都是直接認的,回國要做學歷認證的話需要提前準備課程大綱翻譯件。有個要注意的點是,他們要求畢業論文必須用葡語答辯,不過別慌,學校會給國際生配專屬的語言輔導老師。
圣卡塔林納聯邦大學MBA申請避坑訣竅
想申請圣卡塔林納聯邦大學的MBA項目?先別急著交材料!不少同學因為忽略細節,踩了坑導致申請失敗。今天就跟大家嘮嘮那些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幫你避開彎路。
一、時間規劃別大意
別卡死截止日期!
很多人覺得“踩點提交”很酷,但系統崩潰、材料漏傳的情況年年有。建議提前至少10天準備好所有材料,留出緩沖時間。比如學校要求11月30日截止,那最好11月20日前完成網申,剩下的時間用來查漏補缺。
注意時差問題!
圣卡塔林納聯邦大學在南半球,和國內季節相反。比如冬季入學申請可能在4月截止,別按北半球習慣記成秋季。直接用手機設個帶時區的提醒,避免烏龍。
二、材料準備別偷懶
成績單翻譯別隨便找模板!
有人直接用某寶50塊的翻譯件,結果課程名稱翻譯不專業被退回。舉個例子,“計量經濟學”翻譯成“Economic Measurement”就鬧笑話了,正確譯法是“Econometrics”。建議找有留學材料經驗的翻譯機構,多花200塊買個安心。
推薦信別光找大牛!
招生官更看重推薦人和你的真實交集。隔壁王總的名片再閃亮,如果他寫不出具體案例,不如讓直屬上司詳細描述你帶隊完成的項目。記住:質量>頭銜!
三、面試環節別掉鏈子
網絡測試別省流量!
線上面試前一定要測網速。去年有位同學用咖啡廳WiFi,結果講到職業規劃時突然卡頓,被誤認為“溝通能力不足”。建議提前1小時用有線網絡,關掉電腦后臺更新,手機開熱點備用。
別背標準答案!
面試官聽多了“貴校資源豐富”“我想提升管理能力”這類套話。試著結合具體經歷:比如“我觀察到貴校XX教授在跨境電商領域的研究,正好我過去3年負責過跨境物流優化,希望進一步探討……”這種細節更能讓人記住。
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課程描述別照抄官網!
很多人直接復制官網的課程大綱,但學校希望看到你如何結合自身需求選課。比如你從事制造業,可以寫“計劃選修供應鏈管理模塊,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庫存周轉率問題”,比單純羅列課程名更有說服力。
郵箱別用QQ號!
建議專門注冊一個英文前綴的郵箱,比如lihua.zhang@xxx.com。用QQ郵箱不是不行,但顯得不夠專業。萬一郵箱地址是“cutegirl123@qq.com”,可能給招生官留下不成熟的印象。
五、費用相關要留心
別只看學費!
官網標注的學費可能不含注冊費、教材費。有位同學算好了學費,結果開學發現還要交2000雷亞爾的實驗室使用費。建議直接發郵件問招生辦,列出所有可能費用:Student Service Fee、Graduation Fee這些隱藏項。
支付方式提前確認!
部分南美學校不接受支付寶跨境匯款,需要開通雙幣信用卡或西聯匯款。遇到過有人臨繳費才發現要跑去銀行柜臺辦理,耽誤了三天導致名額滿員。
親情提示:每年都有申請人因為“我以為”吃虧。不確定的問題直接發郵件問招生辦,他們的回復才是最權威的參考。比如“專科背景能否申請”“兼職工作經驗是否算數”這類問題,別自己瞎猜!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