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立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有粉絲私信問我:"紐約市立大學MBA到底值不值得讀?我看學費比藤校便宜一半,但網上信息太亂了..."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這事,重點說三個硬核指標,看完你就知道這項目適不適合自己。
第一個真相:學費確實香但別沖動
官網上寫的3.5-4.2萬美元總費用(折合人民幣25-30萬),這個價格在紐約讀MBA確實算良心價。不過要注意三點:
1. 生活費按學校建議標準每月2000美元根本不夠,特別是曼哈頓校區的同學
2. 選修課加修要額外收費,國際生保險必須買學校的
3. 暑期實習交通費自己掏,很多同學為省房租住新澤西
第二個真相:上課像開盲盒要看教授
我專門查了2023屆學生的課程評價,發現個有趣現象:同門課程不同教授打分能差1.5分(滿分5分)。建議選課前一定要做三件事:
1. 上RateMyProfessors看真實評價
2. 找學長要往屆課程大綱
3. 開學前兩周試聽再確定
第三個真相:就業要看細分領域
學校公布的就業率82%看著還行,但細分數據才有參考價值:
本地中小企業的財務崗錄取最多(占43%)
國際生進四大的只有7%
想轉行科技公司的建議選Baruch校區
有個去年畢業的學姐跟我吐槽:"學校Career Service推的工作月薪還沒我讀研前高,對了是自己海投了200份簡歷才找到銀行工作"
對了說句大實話:這個項目特別適合兩種人——已經在紐約有穩定工作想升職加薪的,或者打算拿OPT留美找機會的。要是你計劃畢業馬上回國發展,建議再看看其他選擇,畢竟國內HR更認綜合排名前100的學校。
紐約市立大學MBA申請材料清單(2025最新版)
一、基礎材料:必須交的“硬貨”
1. 成績單
無論是本科還是研究生階段的成績單,都得準備好中英文對照版。如果學校不提供英文版,自己翻譯后記得找學校蓋章認證。成績單要覆蓋所有課程,千萬別漏學期。
2. 語言成績
非英語母語的申請者,托福至少90分,雅思6.5分以上。如果本科是全英文授課,部分情況可以豁免,但建議提前郵件和招生辦確認。
3. GMAT/GRE成績
2025年CUNY MBA仍要求提交GMAT或GRE成績。GMAT建議650+,GRE換算后參照同等水平。如果考了多次,選最高分提交就行。
二、文書材料:讓學校記住你的“軟實力”
1. 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
別寫成流水賬!重點突出三個問題:
為什么選CUNY的MBA?(去官網扒課程特色,比如某個教授的研究方向和你職業目標契合)
你的短期和長期職業規劃是什么?(別太空,比如“進投行”太泛,細化到具體領域或崗位)
你能為同學和項目帶來什么?(比如跨文化經驗、行業資源等)
2. 推薦信
至少兩封,推薦人優先選直接上司或教授。內容要具體,避免“勤奮好學”這類套話,換成“他在某項目中主導了數據分析,推動效率提升20%”更實在。
3. 簡歷
一頁紙搞定!按時間倒序排列工作經歷,重點寫成果而非職責。比如:“帶領5人團隊完成年度預算,節省成本15%”比“負責財務工作”更有說服力。
三、其他補充材料
1. 申請表格
官網在線填寫,注意核對個人信息(尤其是郵箱和電話)。遇到“Optional”欄目,比如額外成就或獎項,建議都填上,多展示優勢沒壞處。
2. 申請費
2025年申請費為120美元,支持信用卡支付。提交前務必確認所有材料上傳成功,避免繳費后系統卡頓導致遺漏。
3. 面試準備
部分申請者可能會被邀請面試。提前練好兩個方向:
行為類問題(比如“描述一次團隊沖突的解決經歷”)
行業趨勢類(比如“你對當前金融科技發展的看法”)
面試通常是線上進行,保持網絡通暢,背景干凈就行。
四、“躲雷”訣竅:“上岸人”的血淚經驗
時間規劃:材料截止日期前1個月就開始準備,尤其是推薦信。教授和老板可能會拖,提前催!
材料格式:所有文件統一命名,比如“姓名_成績單.pdf”,方便招生辦整理。
特殊情況:如果有gap year(比如辭職備考),在個人陳述里簡單說明,強調這段時間的收獲(比如學了編程、做了志愿者)。
親情提示一句,CUNY的MBA項目很看重“接地氣”的實踐經歷。如果你有創業、社區服務或者行業認證(比如CFA一級),哪怕和商業不直接相關,也大膽寫進去!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紐約市立大學mba與商業實踐的緊密結合,紐約商界的MBA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