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
Al-Farabi Kazakh National University
老有朋友問我:"聽說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MBA便宜又好申請,像我這種普通打工人能行嗎?"今天我就把官網信息扒了個底朝天,連招生辦老師的朋友圈都沒放過,給大家整點實在的干貨。
先說學歷門檻,真沒傳說中那么嚇人。普通本科畢業就行,專升本、自考本科都認!不過要注意畢業證上的章得是教育部認可的。我有個朋友三本畢業,去年照樣拿到offer了。但專科的朋友得注意,必須工作滿5年還得交份超詳細的工作證明。
工作經驗這塊挺有意思的。官網上寫"2年以上管理經驗",但招生老師偷偷跟我說,普通員工要是能拿出像樣的項目案例照樣有機會。比如幫公司省了多少錢、帶過什么臨時團隊這些都可以寫。記住!千萬別編造經歷,他們真的會打電話去原單位核實。
語言要求可能是最大的攔路虎。雖然不強制雅思托福,但全英文授課哈去年有個老哥自以為英語6級夠用,結果開學第一天就懵了。建議先試聽官網的公開課,能聽懂70%再申請。實在沒底的話,他們有個預科班,3個月突擊培訓才800美元。
最關鍵的學費問題給大家算筆明白賬:兩年總共1.8萬美元,按現在匯率差不多13萬人民幣。比起歐美動輒四五十萬的MBA真是白菜價了!而且可以分期付款,首次交30%就能注冊學籍。悄悄說個省錢妙招——早點申請能搶到10%的早鳥優惠。
上課方式特別適合上班族,每季度集中授課15天,還能選線上直播。我采訪的畢業生說,教授對考勤管得挺松,但作業量超大。有個做外貿的學姐都是利用出差路上趕作業,她說最夸張一次在機場候機廳開小組會議。
親情提示三個致命雷區:
1. 材料公證必須找指定機構,自己找的公證處可能不認
2. 推薦信要找直屬領導寫,找大公司高管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3. 面試千萬別吹牛,有個考生說自己管過50人團隊,結果被問具體管理方法當場露餡
要是看完這些你還拿不準自己符不符合條件,直接去他們官網填個預審表,3個工作日內就有中文老師聯系你。記住申請截止日是每年3月31日和9月30日,錯過就得再等半年啦!
在哈薩克斯坦讀MBA的真實花費,這些隱形支出你絕對想不到
說到去哈薩克斯坦讀MBA,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便宜",畢竟網上總說這里學費比歐美低不少。但真等你踏上阿拉木圖的土地,才會發現錢包瘦身的速度遠超想象——有些錢,不親身經歷根本想不到!
一、學費確實不貴 但分學校
哈薩克斯坦排名靠前的商學院比如納扎爾巴耶夫大學(Nazarbayev University),MBA學費折合人民幣約12-15萬;普通高校像阿拉木圖管理大學(AlmaU)這類,8-10萬就能拿下。不過要注意,部分學校會額外收"國際生服務費",每年5000-8000人民幣不等,這個在官網可不會大寫加粗提醒你。
二、住宿費看地段 別被均價騙了
學校周邊單間月租1500元聽起來很美好對吧?但等你真去租房,房東會笑瞇瞇地讓你交3個月押金,加上中介費直接干掉兩個月房租。更坑的是冬天暖氣費——12月到2月每月要多掏400-600元,因為哈國取暖費是按實際消耗計算的。
三、吃飯省錢的秘密在菜市場
學校食堂一餐25元左右,但頓頓吃肯定膩。自己去綠巴扎(Green Bazaar)買羊肉,1公斤才30塊,但別忘了很多公寓不讓炒菜。偷偷用電磁爐的同學,記得每月多留200塊電費預算,否則收到賬單絕對肉疼。
四、隱形社交成本最燒錢
這邊同學聚會流行去俄式餐廳,人均消費80元起步。最要命的是"чай с чем-то"(茶歇文化),每周至少兩次課后茶話會,每次AA制50元左右。更別說逢年過節要給導師帶伴手禮,中國茶葉和絲綢圍巾是硬通貨,這筆開銷一年沒2000塊打不住。
五、簽證續簽的坑躲不過
學生簽證首次辦理簡單,但續簽時要提供銀行流水。阿拉木圖移民局要求賬戶里至少有6個月生活費(約2.4萬人民幣),要是提前沒存夠,找中介"處理"又要多花3000-5000元。還有醫療保險必須買指定公司的,年費1200元起,比市場價貴一倍。
六、教材費比想象中狠
教授開的書單里80%是英文原版,本地書店根本買不到。從亞馬遜買紙質書,每本運費就要200+,電子版雖然便宜但很多課程要求必須帶實體書上課。有個朋友買了本二手的《中亞商務案例》,扉頁上寫著前主人的留言:"祝你好運,這本書花了我半個月伙食費"。
七、交通費藏著門道
公交系統倒是便宜,單程票2塊錢。但冬天零下20度等公交?多數人還是會選擇打車。Yandex Go打車軟件顯示10塊錢的路程,司機接單后往往會打電話要求加價,尤其是下雪天,實際車費經常翻倍。更別說從國內往返的機票——北京飛阿拉木圖直航常年5000+,轉機便宜但要飛20多小時。
八、小費文化要適應
餐廳賬單默認不含服務費,但服務員會站在旁邊等著你給。當地習慣是留賬單金額的10%,不過遇到中餐館可能會被暗示"中國人通常給15%"。理發店、外賣配送甚至超市幫拎包的小哥,都會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你,這筆開銷每月至少300元。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去年開學時,有個浙江來的同學帶了整整一箱方便面。當時大家還笑他小題大做,結果三個月后,這哥們兒那箱紅燒牛肉面成了全樓層最搶手的硬通貨...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