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有學員問我:"張老師,我看網上說加州歐文的mba要50萬起步,但中介推薦時說性價比高。我們普通家庭的孩子到底值不值得砸這個錢?"今天我就用三組真實數據,給想申請UCI商學院的老實人幾點實在建議。
第一組數據看就業:根據學校2023年就業報告,67%的畢業生進了科技公司,平均起薪12.8萬美元。注意看細節,進蘋果、谷歌的基本都是技術背景轉管理的,純文科生拿到的多是運營崗。我有個學生在英特爾做供應鏈,讀完后跳槽特斯拉漲薪40%,但他說"要是沒有5年工程師底子,這項目給不了這么高溢價"。
第二組數據看人脈成本。UCI商學院有個隱形福利——每周三的行業交流會。但去年參加過的學員透露,要打入硅谷圈子至少得投入兩方面:一是每學期額外2萬刀參加各種峰會,二是要有拿得出手的實戰項目。有個做跨境電商的姑娘,靠著幫校友企業搭建跨境支付系統,才換來內推機會。
第三組數據對比更直觀。拿同在加州的USC和UCSD對比:USC的MBA學費貴15萬刀,但中國學生回國就業率高出23%;UCSD學費便宜8萬,但課程偏重學術。有個二線城市來的學員算過賬:"如果想留美,UCI的地理位置能省3年工簽過渡期;要是打算回國,這錢不如留著在上海買學區房。"
對了說句大實話:家里能支持200萬流動資金的家庭,讀這個項目就當買張入場券;普通中產要慎重,建議工作滿5年再來申請,那時候帶著項目經驗和人脈需求,投資回報率能翻倍。今年有個學員就是帶著華為海外項目經驗來的,開學三個月就拿到亞馬遜面試,這才是聰明人的玩法。
相關閱讀推薦:《美國mba申請,年收入多少的家庭讀著不肉疼?》
美國mba申請,年收入多少的家庭讀著不肉疼?
一、先算筆賬:讀個MBA到底要花多少錢?
美國MBA的學費和生活費,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上不封頂”。咱們分三檔來看:
1. 頂級私立名校
哈佛、斯坦福這類第一梯隊的學校,兩年下來光學費就得14-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0-115萬)。加上波士頓、舊金山這類高消費城市的生活費,按一年2.5萬美元算,兩年總開銷直奔20萬美元(約140萬人民幣)。
2. 普通私立大學
像南加州大學、羅切斯特大學這類,學費能便宜個兩三成。兩年學費大概10-12萬美元(70-85萬人民幣),如果選在中部城市,生活費一年能壓到1.8萬美元,總成本控制在15萬美元(約105萬人民幣)以內。
3. 公立大學項目
比如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本州學生學費直接砍半,國際生雖然貴點,兩年學費也能壓在8-10萬美元(56-70萬人民幣)。德州生活費便宜,兩年總花費12萬美元(約84萬人民幣)就能搞定。
注意,這還沒算申請費、考試費、機票這些零碎開支,七七八八加起來還得多個兩三萬。
二、家庭年收入多少才“不肉疼”?
這里有個實用算法:教育支出別超過家庭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比如說:
年入30萬以下的家庭
如果硬要自費讀頂級MBA,相當于把全家兩年收入全砸進去,壓力肉眼可見。這種情況建議重點考慮獎學金,或者工作幾年攢點錢再申請。
年入30-50萬的家庭
送孩子讀普通私立學校的話,大概要花掉家庭兩年總收入的一半。雖然不至于傷筋動骨,但得提前規劃:是要賣套房?還是申請助學貸款?建議優先選給獎學金大方的學校。
年入50萬以上的家庭
讀公立大學項目會比較輕松,相當于拿出家庭一年半的收入。要是孩子能申請到半獎,壓力還能再減三成。這類家庭可以適當考慮地理位置——反正預算夠,選個就業資源好的城市更劃算。
三、聰明人的省錢妙招
1. 獎學金要盯緊
很多學校對GMAT 700分以上的學生直接給學費折扣。比如凱莉商學院,考到720分就能減1.5萬美元學費。
2. 實習打工別錯過
暑假去亞馬遜、微軟這些大廠實習,三個月能掙2-3萬美元,抵得上小半年的生活費。
3. 選性價比高地
避開紐約、洛杉磯這些“燒錢”城市。像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村里房租每月才600刀,比波士頓省一半。
4. 貸款要會算賬
美國聯邦助學貸款利率5%左右,比國內商貸便宜。要是畢業能進投行或咨詢公司,起薪12萬美元的話,兩年就能還清貸款。
四、說點實在話
見過不少普通家庭的孩子,靠獎學金+打工+省吃儉用讀完MBA的。關鍵看值不值——如果畢業進不了年薪10萬美元以上的崗位,那這錢花得確實肉疼。反過來,要是能進谷歌當產品經理或者去高盛做投行,三四年就能回本。所以除了算經濟賬,更得想清楚職業規劃。
親情提示一句:別光看學費數字。像波士頓大學這種地處市中心的學校,實習機會多,畢業找工作反而比便宜的山溝溝學校更劃算。錢要花在刀刃上,關鍵看這筆投資能不能打開更好的機會大門。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mba難度系數增加的狀態具有很大的壓力提出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