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諾歐商學院
NEOMA Business School France
很多私信問我:"一姐妹,法國諾歐商學院的MBA到底靠不靠譜?我看學費都30萬了,真值得掏這個錢嗎?"作為帶過200+學員的學歷規劃師,我特意飛去法國校區待了三天,跟在校生吃了四頓飯,把真實情況摸了個透。
一、先看硬指標
1. 學歷認證:涉外監管網可查的正規軍,留服認證沒問題,北上廣落戶加分項
2. 課程安排:每月集中授課4天(周五到周一),特別適合996的互聯網中層
3. 隱形福利:校友會資源覆蓋歐萊雅、LVMH等法企,去年有學員直接內推進了達能
二、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他們家的論文答辯是真嚴格,我親眼見個老總被導師懟得滿頭汗。不過好處是能接觸到最新商業案例,像今年新增的"直播電商稅務籌劃"模塊,直接把某音頭部主播的操盤手請來當講師。
三、哪些人適合讀?
根據2023屆畢業生數據,這三類人收獲最大:
法企/外企中層(晉升硬性學歷要求)
跨境電商創業者(校友資源直接變現)
35+轉型期管理者(系統更新知識體系)
四、掏錢前必問的3個問題
1. 是否有企業團報優惠?(部分合作企業補貼30%學費)
2. 論文階段能否國內完成?(疫情期間可線上答辯)
3. 校友會活動頻率?(長三角每月有線下私董會)
五、“老江湖”的大實話
去年畢業的王姐(某快消品牌總監)跟我說:"別指望讀個MBA就能升職加薪,關鍵看你怎么用同學資源。我現在的進口代理生意,就是跟同班做物流的同學搭伙干的。"
個人覺得建議:如果你是沖著快速拿證來的,這錢花得肉疼;但要是想深耕歐企資源圈,這可能是性價比最高的敲門磚。
下篇預告:《法國諾歐商學院MBA申請“防坑”訣竅:這四類材料最容易被卡》
法國諾歐商學院MBA申請別上當秘訣:這四類材料最容易被卡
一、推薦信:別隨便找個人湊數
推薦信可不是“走個形式”,學校會認真看內容。
問題點:有人圖省事,找親戚朋友或者職位不相關的人寫推薦信。比如推薦人是開餐館的,但申請的是金融方向的MBA,這樣的推薦信就缺乏說服力。
“防坑”建議:
1. 優先選直屬上司、合作過的客戶或行業內有影響力的人;
2. 內容要具體,別光寫“學習能力強”,舉個實際例子,比如“主導過某項目,3個月內幫公司節省20%成本”;
3. 如果推薦人是外籍或英文流利,直接用英文寫更真實。
二、學歷證明:別以為翻譯件就完事兒
國內學歷必須通過官方認證,這一步卡住的人最多。
問題點:有人直接把畢業證翻譯成英文,沒做學信網認證,結果被退回。
別上當建議:
1. 提前1-2個月在學信網申請中英文成績單、畢業證認證;
2. 如果畢業院校改名或合并,附上學校官網的證明文件;
3. 自考或成教學歷,額外提供學位網認證報告。
三、工作證明:別只開個在職證明
學校想看到你的職業成長軌跡,而不是單純“你在職”。
問題點:有人只提交一張公司抬頭紙寫的在職證明,缺乏職位變動、工作職責等細節。
“躲坑”建議:
1. 工作證明需包含:入職時間、歷任職位、主要工作內容(尤其是管理經驗);
2. 如果跳槽過,每段經歷都要有證明,時間銜接不能有空白;
3. 補充輔助材料:項目成果截圖、獲獎證書、帶公司LOGO的郵件(脫敏后)。
四、個人陳述:別寫成“萬能模板”
套用網上模板的文書,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來。
問題點:內容空洞,比如“貴校資源豐富,我想提升自己”,完全沒結合自身情況。
“防坑”建議:
1. 開頭用具體故事引入:比如“管理團隊時遇到的某個難題,如何啟發我讀MBA”;
2. 明確研究方向:諾歐的供應鏈管理、奢侈品營銷是強項,可以寫“希望加入XX教授的研究小組”;
3. 結尾別喊口號,換成短期計劃:“畢業后3年內,在法中合資企業搭建跨文化團隊”。
親情提示:所有材料提交前,至少檢查3遍!
日期是否沖突(比如工作證明時間和簡歷對不上);
文件命名格式按學校要求(例如:姓名_學位證.pdf);
非英文材料必須附帶正規翻譯件(找有NAATI資質的翻譯公司)。
按照這些細節一步步來,避開材料上的“隱形坑”,離offer就更近一步啦!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牛津大學mba國際商業舞臺上的璀璨明星,讓你明白花費投入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