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本科技大學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有學員拿著中介給的報價單問我:"老師,斯威本科技大學MBA學費漲到28.8萬了,這個文憑到底有沒有用?"作為走訪過20+國際院校的咨詢顧問,我用三個真實數據給大家掰開了說。
第一組數據看就業:他們2023屆畢業生里,做跨境電商的占37%,比前年漲了12%。深圳學員小王給我看過他的工資條,讀之前月薪1萬2,現在跳槽到某大廠當運營總監,底薪直接翻倍。但要注意,這些學員70%都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純小白想靠文憑逆襲的,建議慎重。
第二組數據看課程:核心課確實硬核,數字營銷和供應鏈管理這兩門課,每周要啃300頁全英文案例。上周我翻過他們的教材,光是亞馬遜算法模型就講了20種。不過別怕,教務主任親口跟我說,中國學生可以申請中文助教,考試還能帶專業詞典。
第三組數據看隱性成本:除了28.8萬學費,別忘了算上每月至少3次的小組作業(需要買數據包),論文階段的查重費(普遍在5000+),還有去馬來西亞參加畢業典禮的2萬預算。不過有個省錢訣竅——選線上答辯能省下機票錢。
重點來了!今年他們新增了"校友推薦獎學金",老學員推薦直接減1.8萬。上個月剛幫三個學員走了這個通道,關鍵要找在讀學生要推薦碼,官網申請入口藏得特別深。
相關閱讀:《澳洲MBA避坑秘訣:這四所院校千萬別碰》
澳洲MBA“躲坑”攻略:這四所院校千萬別碰
一、先搞懂MBA的核心價值
MBA不是花錢買文憑,關鍵看三點:學校認證、課程質量、校友資源。澳洲正經MBA大多有AACSB或EQUIS認證,課程里至少安排實戰項目或企業合作。如果連這些基礎都沒有,趁早繞道。
二、點名四所“黑名單”院校
1. XX商學院(虛構名稱)
坑點:野雞認證+課程注水
這學校名字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連AACSB認證都沒拿到。課程全是理論課,老師清一色兼職講師,上課照著PPT念。最離譜的是,有學生反饋小組作業全靠自學,教授壓根不指導。畢業后找工作,雇主一看學校名字直接搖頭:“這學校MBA?沒聽過。”
避坑建議:直接上AACSB官網查認證名單,沒上榜的一律pass。
2. YY大學國際學院(虛構名稱)
坑點:掛羊頭賣狗肉
打著“雙學位”旗號招生,實際是外包給第三方機構辦學。學生交著本校的學費,結果上課地點在郊區寫字樓,師資全是臨時外聘。畢業后拿的證書和本校正經MBA完全不同,回國認證還可能被卡。
“躲雷”建議:一定要確認課程是否由大學本部直接開設,官網課程介紹含糊其詞的直接拉黑。
3. ZZ理工學院(虛構名稱)
坑點:就業率摻水
官網上吹就業率90%,實際是拿實習兼職充數。校友群里一打聽,不少人畢業半年還在打零工。學校Career Service形同虛設,推薦的工作全是華人小公司,薪資還不如本科畢業。
避坑建議:去LinkedIn搜校友的真實就業情況,或者直接私信畢業生問反饋。
4. WW商學院(虛構名稱)
坑點:學費天坑
一年學費敢收8萬澳幣,比墨大、悉大還貴,結果師資全是剛畢業的博士,上課只會講課本。同學里八成是來混簽證的,小組討論都沒人發言。這錢花得冤不冤?
“躲坑”建議:對比學費和QS排名,性價比明顯失衡的果斷放棄。
三、怎么選靠譜的澳洲MBA?
1. 認準三重認證:AACSB、EQUIS、AMBA至少有一個。
2. 看課程結構:帶企業咨詢項目、行業實習的優先。
3. 查畢業生去向:LinkedIn上搜校友是否進四大、投行、500強。
4. 警惕“中文班”:全班都是中國人的項目,大概率是創收項目。
親情提示一句:別光看中介推的“保錄名校”,自己多查資料,加幾個在校生問問真實情況。澳洲留學水很深,但做好功課絕對能避開雷區!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威尼斯大學mba入學時間,教育質量不容錯過!獨具價值的學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