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大學
University of Lisbon
有學員拿著存款證明來問我:"老師,我準備了30萬夠不夠?"其實里斯本大學MBA的學費真沒大家想的那么夸張。作為葡萄牙最古老的公立大學,它的MBA項目在歐盟商學院排名常年穩居前20,但收費卻比英美院校實在得多。
先說大家最關心的學費問題。2024年最新標準是全程18個月課程總費用2.8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21萬。這個費用包含教材費和海外模塊的住宿,但不含往返機票。比起動輒四五十萬的英美MBA,性價比確實突出。不過要注意的是,學校要求申請時必須預存1.2萬歐元的保證金,占總學費的40%以上。
再說錄取的硬性門檻。第一關是學歷認證,這里有個坑很多人不知道:專科畢業滿5年確實可以申請,但必須通過葡萄牙教育部ENES考試認證。去年就有個做外貿的學員,明明有8年工作經驗,卻因為沒提前做這個認證耽誤了半年。建議打算申請的上班族,提前3個月在ENES官網注冊考試。
第二關是語言證明。雖然官網寫著接受雅思6.5或托福88,但實際錄取時有個隱藏標準:如果是非英語專業背景,最好有海外工作或學習經歷。去年錄取的32名中國學生中,29人都有外企工作背景。不過也有特例,有個做跨境電商的申請人用亞馬遜平臺運營案例替代語言證明也通過了。
申請流程分三輪審核,特別注意第三輪有個視頻面試環節。面試官特別看重申請人是否了解葡萄牙商業環境,去年有個申請人因為說不出三個葡萄牙本土品牌直接被拒。建議提前準備些類似Continente超市、EDP能源集團這樣的案例。
說到適不適合讀,有三類人要慎重:一是急著拿學歷落戶的(學制固定18個月不能提前畢業),二是完全不會葡萄牙語的(選修課有葡語授課模塊),三是想轉行金融投行的(該校強項在航運管理和國際貿易)。有個做IT的學員就因為沒搞清楚專業方向,入學三個月就后悔了。
親情提示下費用細節:學費可以分三期繳納,但每期間隔不能超過5個月。有個做工程的學員因為項目款延期,差點被取消學籍,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通過跟校方協商用銀行保函解決的。建議資金周轉緊張的申請人,提前和財務處確認好繳費方案。
里斯本大學MBA畢業后就業前景如何?
一、留在歐洲?回國?還是去其他地方?
里斯本大學MBA畢業生在歐洲的就業市場認可度較高。葡萄牙本地不少跨國企業,比如能源巨頭Galp、商業銀行Santander Totta,每年都會定向招聘MBA畢業生,尤其是具備雙語能力(英語+葡萄牙語)的學生。如果考慮其他歐洲國家,德國、荷蘭的科技公司和咨詢公司對里斯本MBA的接受度也不錯,尤其是供應鏈管理、可持續發展相關崗位。
如果選擇回國發展,里斯本大學的QS排名在全球前200左右,學歷可通過教育部認證。國內部分外企、尤其是與歐洲有業務往來的公司(如汽車、外貿領域),對這類背景的畢業生比較青睞。也有校友反饋,憑借MBA期間積累的跨文化溝通經驗,進入國內創業公司負責海外業務拓展的案例不在少數。
二、行業和崗位:錢多?事少?
從就業行業來看,里斯本MBA畢業生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
1. 金融與咨詢:葡萄牙本土銀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如安永、德勤)在里斯本設有分部,常開放財務分析、戰略咨詢類崗位。
2. 科技與創新:里斯本被稱為“歐洲硅谷”,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公司在此設有辦公室,不少畢業生進入產品管理、數據分析崗位。
3. 旅游與地產:作為葡萄牙支柱產業,旅游集團(如Pestana)、地產開發商常招聘MBA學生參與項目運營。
薪資方面,葡萄牙本地起薪平均在3萬-4萬歐元/年(稅前),若進入跨國公司或駐外崗位,薪資會更高。回國就業的起薪范圍大致在20萬-35萬人民幣/年,具體取決于行業和城市。
三、校友資源:找工作靠關系?
里斯本MBA的校友網絡在歐洲南部相當活躍。學校定期組織行業交流會,尤其是里斯本創業周(Lisbon Web Summit)期間,學生可直接對接初創企業創始人。不少校友提到,通過教授內推進入歐洲企業的例子很常見,尤其是教授兼任企業顧問的情況。
四、語言和國際化是硬優勢
MBA課程全英文授課,但學校會提供免費葡萄牙語課程。掌握葡語的學生在就業時優勢明顯——葡萄牙語是全球第六大語言,覆蓋巴西、安哥拉等新興市場。許多企業看重畢業生既能適應歐洲職場,又具備開拓葡語區市場的能力。
五、性價比之選
比起英美動輒百萬的MBA學費,里斯本MBA總費用約2.5萬-3萬歐元,生活費也比西歐國家低。對于想低成本獲取歐洲教育資源、同時積累跨文化經驗的學生來說,算是個務實的選擇。
如果打算畢業后留歐工作,建議在讀期間多參與本地企業實習(學校職業中心提供資源),并盡早學習葡萄牙語;若計劃回國,可以側重選修與國際商務、數字化營銷相關的課程,同時利用好學校與國內高校的合作項目(如交換計劃)增加人脈。
對了說句大實話:里斯本MBA不會保證你“一步登天”,但在歐洲找個體面工作、或者回國進個有國際業務的中大型企業,問題不大。關鍵還是看個人如何利用好這兩年的學習和資源——比如多和教授套瓷、主動參加行業活動,比單純等學校安排更管用。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