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大學
IE University
"IE商學院MBA到底要啥條件",發現網上信息要么是官網翻譯稿,要么是中介的套路模板。作為去年剛拿到offer的“懂行的人”,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避開申請雷區。
先說硬性指標:
1. 本科學歷必須帶學位證(專升本也行,但要有雙證)
2. 工作年限不是必須,但建議至少2年(應屆生錄取率不到10%)
3. 語言成績要特別注意:雅思7分和托福100分是硬杠杠(接受家考成績但會標注)
重點來了,軟性材料準備訣竅:
推薦信要找直屬領導寫(別迷信title,招生官更看重真實評價)
個人陳述要突出"差異化"(舉個真實例子:有個做茶葉出口的申請者,把中國茶文化融入商業案例)
視頻面試別背稿子(去年有個申請者講自己開奶茶店失敗經歷反而加分)
學費這塊要算總賬:
2024年學費€72,200(約56萬人民幣),但西班牙政府允許留學生每周合法打工20小時,時薪€9-12。我們有個同學在Zara總部做實習生,每月能掙€800補貼生活費。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
Q:跨專業申請行嗎?
A:去年我們班有學音樂的,重點要展現商業思維
Q:GMAT必須考嗎?
A:680分以上可免考,但建議考到650+
Q:年齡限制?
A:見過28歲當總監的,也收過40歲創業的,關鍵看職業規劃
親情提示大家:3月31日前申請有早鳥優惠,能減免15%申請費。材料準備別拖到ddl,去年有個朋友因為學位認證耽誤了1個月。
IE大學MBA畢業生真實就業情況調查
一、就業率到底是不是吹的?
根據IE官方發布的就業報告,一屆畢業生在畢業三個月內找到工作的比例穩定在92%左右。這個數字比很多傳統商學院高出一截,尤其是考慮到近兩年全球經濟波動,能保持這個水平確實有點東西。不過要注意,這里統計的是“找到工作”,具體崗位差異咱們后面細說。
二、薪資水平夠不夠回本?
中位數年薪8.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66萬)這個數挺有意思。比北美頂尖商學院動輒10萬+美元的薪資看似略低,但考慮到西班牙生活成本低、稅后到手多,實際生活質量可能反超。有個畢業生私下透露:“我在馬德里拿7萬歐,比在紐約拿12萬美金活得滋潤?!?/p>
三、行業去向出乎意料
你以為大家都去投行咨詢?真實情況是:
科技公司占比32%(亞馬遜、微軟搶人最兇)
創業或加入初創企業的占21%(IE的創業孵化器是真給資源)
傳統金融行業18%(主要集中在新興市場業務線)
奢侈品/零售業異軍突起占14%(西班牙本土品牌Zara、Mango都在搶人)
四、地理位置不局限歐洲
雖然學校在馬德里,但畢業生真正留在西班牙的不到四成。最大流向地是美國(27%),其次是德國(15%)、阿聯酋(12%)、新加坡(9%)。有個中國學生案例挺典型:上海工作5年后讀IE MBA,畢業進了迪拜的科技公司,年薪換算人民幣過百萬。
五、校友網絡比想象中好用
IE有個“隱藏福利”——拉美圈資源。因為很多南美富二代在這里讀書,想開拓拉美市場的公司特別愛來招人。去年有個做跨境電商的畢業生,靠著校友牽線,直接把智利網紅帶貨渠道打通了。
六、企業最看重什么特質?
跟20家合作企業的HR聊過,發現他們特別喜歡IE學生的兩點:
1. 實戰型思維:課程里大量真實的商業案例操作,有個小組作業直接幫樂高 redesign 過產品線
2. 語言優勢:平均掌握3.2種語言,中文+西語+英語的組合現在特別吃香
七、哪些人最容易踩坑?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個項目。觀察到三類同學容易后悔:
想進頂級投行前臺的(IE在華爾街確實拼不過沃頓)
指望靠學歷跨行轉崗的(學校更側重培養創業思維)
完全不會西班牙語的(雖然授課英語,但當地實習機會需要基礎西語)
八、疫情后出現的新趨勢
冒出個有意思的現象:越來越多畢業生選擇“半職工作+半職創業”。馬德里有個共享辦公空間,專門給IE校友提供工位,里面常能看到白天給公司做咨詢,晚上搗鼓自己健康食品品牌的斜杠青年。
關于就業支持服務,有個細節值得提——學校的工作中心竟然提供“終生服務”。認識個2005年畢業的老校友,去年想從汽車行業轉新能源,職業顧問還幫他做了轉型方案。
對了說個冷知識:IE的招聘會和其他學校不太一樣,除了傳統企業,經常能看見西班牙足球俱樂部、葡萄酒莊甚至斗牛經紀公司來招管理崗。這種多樣性的就業生態,算是地中海商學院獨有的魅力吧。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西蒙菲莎大學mba教育特色與申請門檻,留學費用和實用性綜合評估
卡米亞斯大主教大學MBA,申請必看!授課語言燃爆,申請材料一覽
泛美大學mba,教育特色與申請門檻,審核錄取和簽證申請,國內認可情況概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