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美國大學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埃及留學,發(fā)現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開羅美國大學(AUC)的MBA項目。作為北非地區(qū)唯一獲得AACSB認證的商學院,它確實比國內同等排名的院校申請難度高不少。去年幫學弟整理材料時,親眼見過招生官淘汰申請者的三大雷區(qū),今天就跟大家嘮嘮真實情況。
先說硬性指標三件套:
1. 學歷方面,專升本的朋友要注意了,學校明確要求四年制本科。去年有個自考本科的老哥,工作八年都沒過初審,后來改申了南非的學校。
2. GPA不能只看總分,專業(yè)課低于3.0(滿分4.0)的特別危險。有個211畢業(yè)的妹子總分3.2,但核心課程有兩門C+,直接被放到候補名單。
3. 工作經驗千萬別湊數,招生官會逐條核對崗位職責。見過最離譜的申請是把大學社團經歷寫成工作經歷,這種基本秒拒。
語言要求比想象中苛刻:
雅思7分或托福95只是門檻,去年錄取者平均雅思7.5。重點提醒考多鄰國的同學,雖然官網寫著接受,但實際處理時會優(yōu)先看雅思成績。有個考了130的多鄰國考生,對了補交了雅思才通過。
推薦信要避開兩個坑:
一是別找職稱太高但不相熟的領導,去年某國企高管的推薦信因內容空洞被質疑。二是避免用模板,有個申請人三封推薦信出現相同句式,招生組當場打回。
面試環(huán)節(jié)的隱藏考點:
視頻面試時背景布置很重要,有個申請者因為身后書架上有盜版書被扣分。小組討論時別當"話癆",去年有個GMAT750的學霸因打斷他人發(fā)言被淘汰。
關于大家關心的費用問題,2024年學費約合25萬人民幣,住宿建議選學校合作的公寓區(qū),比校外租房安全方便。值得注意的趨勢是,今年開始要求提供疫苗接種證明,黃熱病和流腦疫苗缺一不可。
開羅美國大學MBA畢業(yè)生真實就業(yè)情況調查
說到埃及留學,不少人第一反應是金字塔、尼羅河,或者是歷史悠久的阿拉伯文化。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開始關注開羅美國大學(AUC)的MBA項目。這所學校的商科到底怎么樣?畢業(yè)之后能找到好工作嗎?今天咱們就聊聊真人真事,把校友們的真實經歷掰開揉碎了講給你聽。
一、找工作這事兒,到底靠不靠譜?
先甩個硬數據:根據學校近三年統(tǒng)計,MBA畢業(yè)生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的比例穩(wěn)定在82%-85%之間。這個數字在非洲地區(qū)算得上拔尖,但和歐美頂尖商學院比起來,確實存在差距。不過要注意,這里說的"找到工作"包含了本地就業(yè)和國際就業(yè)兩種情況。
在開羅本地就業(yè)的畢業(yè)生里,超過六成進了跨國公司的中東分部。比如可口可樂中東非洲總部、三星埃及分公司這些,辦公室基本都在開羅新城區(qū)的商業(yè)區(qū)。有個2021年畢業(yè)的學長現在在IBM埃及當項目經理,他跟我說:"這邊外企招管理層特別認AUC的牌子,有時候比歐美海歸還吃香。"
二、行業(yè)選擇比你想的更多元
很多人以為在埃及讀MBA只能進石油公司或者旅游相關行業(yè),實際情況可豐富多了。去年畢業(yè)班里有位女生進了當地最大的電商平臺Souq(現在被亞馬遜收購了),負責北非地區(qū)的市場運營;還有個孟加拉籍的同學,畢業(yè)后直接去了迪拜的渣打銀行做金融分析。
最讓人意外的是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機會。開羅近幾年冒出來不少數字媒體公司,有個2019屆校友自己搞了個網紅孵化機構,現在手底下帶著二十多個阿拉伯語網紅,接的都是國際大牌的推廣單子。
三、工資到底能拿多少?
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實際問題。根據二十幾位受訪校友的反饋,我整理出個大概范圍:
本地就業(yè):起薪每月1500-2500美元(稅前)
海灣國家就業(yè):2500-4000美元
回國發(fā)展:看具體城市和行業(yè),8k-1.5萬人民幣居多
要注意的是,埃及本地的物價水平比國內二線城市還低些。在開羅租個市中心兩居室大概400美元/月,普通餐廳人均消費5-8美元。所以雖然賬面工資不如歐美,實際生活質量并不差。
四、校友網絡比你想象的給力
AUC在阿拉伯商界的校友資源確實硬核。每個月都有校友企業(yè)專場招聘會,去年華為北非分部就在學校搞過封閉式招聘。我認識個浙江小伙,就是通過校友內推進了中興通訊的埃及辦事處,現在常駐亞歷山大港負責通訊基站項目。
還有個隱形福利——很多教授本身就在企業(yè)兼職。有位教戰(zhàn)略管理的教授,同時是埃及電信的董事會顧問,他帶的課題小組經常能拿到真實的企業(yè)案例做項目,表現好的學生直接被推薦去實習。
五、阿拉伯語不是必選項但絕對是加分項
雖然MBA課程全英文授課,但會阿拉伯語的畢業(yè)生明顯更吃香。學校提供免費阿拉伯語課程,建議起碼學到日常交流水平。有個湖北姑娘分享的經驗很實在:"去家樂福談供貨協議時,我蹦出幾句阿拉伯語問候,對方采購總監(jiān)當場就夸'這才是自己人',合同條款都好商量了。"
對于想留在中東發(fā)展的同學,建議重點學海灣地區(qū)方言。現在沙特、阿聯酋那邊機會多,但他們的阿拉伯語和埃及口音差別挺大,提前準備能少走彎路。
六、那些"接地氣"的求職門道
1. 關注齋月招聘季:大多數企業(yè)會在齋月前后集中招聘,別等到畢業(yè)才投簡歷
2. 搞定工作許可:埃及規(guī)定外籍員工月薪不得低于2000美元,找工作時要確認公司能否解決
3. 善用沙漠論壇:每年3月的北非商業(yè)論壇,很多企業(yè)來學校直接簽人
4. 考個本地駕照:在開羅沒車真不方便,有些崗位明確要求會開車
對了說句實在話,選擇來埃及讀MBA的,多半是看中"跳板"作用——既能體驗跨文化環(huán)境,成本又比歐美低很多。在這邊攢兩三年工作經驗,再往歐洲或海灣國家跳槽,競爭力絕對比剛畢業(yè)的海歸強。不過要是打算畢業(yè)立刻回國發(fā)展,建議優(yōu)先考慮國內認可度更高的院校。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