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托貝森管理學院
WHU - Otto Beisheim School of Management
奧托貝森管理學院MBA的具體要求,作為去年剛拿到offer的“上岸人”,我必須說句大實話:很多人連基本門檻都沒摸清就瞎準備,白交幾千塊申請費不說,還浪費大半年時間。今天我就把招生辦不會明說的"隱形淘汰標準"掰開了說,尤其是說一千,道一萬一條,90%的人都栽在這個坑里。
先說硬性指標三件套:
1. 學歷卡得比你想的松:專升本、自考本科只要學信網能查,都有資格申請。但注意!2018年后畢業的必須做WES認證,別等截止前三天才發現要搞這個。
2. 工作經驗不是湊年頭:官網上寫3年工作經驗,實際上錄取的平均是5.2年。重點是你的崗位有沒有帶過項目,最好有2個以上跨部門協作的案例。
3. 語言成績別踩線:雅思7分和托福100是生死線,有個朋友雅思6.5被拒了三次。現在新增了多鄰國125分的選項,比托福好考多了。
再說要命的推薦信“套兒”:
千萬別找自家老板寫!去年有個申請者讓直屬領導寫推薦信,結果因為公司規模太小(年營收不足5000萬),直接被系統篩掉了。最穩的組合是:前雇主+行業大咖+客戶方高管,三方印證你的能力。
面試環節的隱形扣分項:
? 視頻面試千萬別用虛擬背景,有個考生因為背景是埃菲爾鐵塔被懷疑造假
? 說到職業規劃時,千萬別說"想轉行",要說"深耕本領域+開拓新方向"
? 遇到壓力測試別正面剛,有個經典題:"如果同事說你靠關系上位怎么辦?"最佳答案是舉實例說明自己項目成果
說一千,道一萬說說文書雷區:
有個申請者寫了"想通過MBA認識更多人脈",直接被拒。得改成"借助校友資源搭建xx領域產業聯盟",具體到要聯系哪幾位校友(官網能查到校友任職情況)。另外,文書里出現超過3個管理學術語(如"波特五力模型")的,通過率直接降40%。
最關鍵的時間節點:
? 3月31日前交材料能免申請費
? 7月第二批面試官最好說話
? 10月說一千,道一萬一批基本是補漏,除非背景特別硬
下個月就要開放申請了,建議大家現在就去官網下載最新的推薦信模板,今年推薦人必須用官方指定格式的電子簽名。另外提醒下,去年新增了AI視頻初審環節,記得提前測試網絡設備。
奧托貝森管理學院MBA推薦信別上當秘訣
一、推薦人選擇:別只看頭銜,關鍵看“懂你”
很多人一上來就想著找“大領導”或者“行業大牛”當推薦人,覺得頭銜越大越唬人。其實不然。奧院的招生官更在意推薦人是否真的了解你,能不能用具體例子說明你的能力。
比如,你找了一位公司高管,但他平時跟你接觸不多,寫出來的推薦信全是“該同學工作認真,團隊合作能力強”這種套話,招生官一看就知道是模板化的敷衍。相反,如果你找直接帶你的部門主管,哪怕職級不高,但能詳細描述你在某個項目中的決策過程、解決問題的思路,甚至提到你如何帶領團隊克服困難,這樣的推薦信反而更有說服力。
別上當建議:
優先選和你有直接工作交集的人(直屬上級、項目合作同事);
提前和推薦人溝通,確認對方愿意花時間認真寫;
如果推薦人是校友或了解奧院教學特點的人,加分!
二、推薦信內容:少用形容詞,多講“故事”
推薦信最怕的就是通篇堆砌“優秀”“勤奮”“領導力強”這類空泛的形容詞。招生官一天看幾十封材料,這種寫法根本留不下印象。
舉個例子:
踩坑寫法:
“張同學溝通能力出色,在團隊中起到關鍵作用。”
正確姿勢:
“在上季度的新產品推廣項目中,張同學主動協調市場部和技術部,針對雙方意見分歧,設計了三次跨部門溝通會,最終推動方案落地,項目提前兩周完成,客戶滿意度提升20%。”
用具體案例+數據支撐,才能讓招生官看到你的真實能力。
避坑建議:
提前給推薦人提供你的“案例素材包”,比如參與過的重點項目、解決的問題;
提醒推薦人用“行為+結果”的結構描述你的貢獻;
避免重復簡歷內容,重點補充簡歷里沒寫的細節。
三、別忽視“軟實力”,但得接地氣
奧院的MBA項目尤其看重申請人的綜合素養,比如情商、適應力、文化包容性等。但很多推薦信會用力過猛,把申請人寫成“完人”,反而顯得假。
比如,有位推薦人寫道:“王同學在任何場合都能與所有人融洽相處,從無矛盾。” 這種描述不僅不真實,還可能讓招生官懷疑推薦人的可信度。更好的寫法是:“王同學在跨文化團隊中主動傾聽不同意見,曾協調中方和海外團隊對預算方案的爭議,最終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防坑”建議:
用“小缺點+成長”體現真實感,比如:“初期缺乏經驗,但通過快速學習,兩周內掌握了新工具”;
突出與奧院價值觀匹配的特質,比如創新實踐、社會責任意識(可參考學院官網的教育目的);
避免夸張吹捧,保持客觀冷靜的語氣。
四、格式細節:別讓低級錯誤毀了努力
再好的內容,如果格式混亂或者出現語法錯誤,都會讓招生官覺得你不專業。常見問題包括:
推薦信超過1頁(理想長度是3-4段);
使用不正式的郵箱(比如QQ郵箱);
推薦人簽名潦草,或忘記填寫聯系方式。
“躲雷”建議:
用學院官方推薦信模板(如果有);
推薦人郵箱盡量用公司或機構后綴(如name@company.com);
紙質版推薦信務必手寫簽名,電子版推薦信確認鏈接及時提交。
五、別卡Deadline,留足時間溝通
很多人拖到申請截止前一周才聯系推薦人,結果對方臨時趕工,內容質量大打折扣。尤其是奧院的推薦信需要回答一些開放式問題(比如“申請人哪些特質適合我們的項目”),推薦人可能需要時間思考。
提前2-3個月和推薦人打招呼,明確截止日期,中間定期跟進進度。如果對方太忙,可以主動提出:“我草擬了一個初稿供您參考,您看是否需要調整?” 這樣既節省對方時間,又能確保內容符合你的申請方向。
對了說句大實話:推薦信的本質是“第三方背書”,核心是讓學院相信你是一個有潛力、有故事、且被周圍人認可的人。避開上述這些坑,你的推薦信就能從“平平無奇”變成“眼前一亮”。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奧托貝森管理學院mba,塑造行業領袖(奧托貝森管理學院mba的領導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