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咨詢國際MBA的同學翻了三倍,但90%的人根本不知道國內單位審核材料的潛規則。我采訪了7位不同行業的HR和3位學歷認證老師,所以說出這些關鍵點:
1. 國內承認≠所有單位都認
留服認證只是基礎門檻,國企更看重項目是否在"中外合作辦學名單"里(教育部官網可查),私企則關注QS排名。去年有個學員讀的法國商學院明明有認證,但央企以"不在合作名單"為由拒了offer。
2. 警惕這3類認證陷阱
遠程授課占比超50%的課程(留服新規要求必須線下課達6個月)
用中文授課的海外項目(多數是中介包裝的"水碩")
前置學歷放寬到中專的(后續考公考編必被卡)
3. 過來人的3個保命建議
查學校先上教育涉外監管網,別只看中介發的名單
要求學校提供往屆生就業流向報告(正規項目都有)
準備3份不同版本的學歷材料:帶學分的成績單(國企要)、課程描述(事業單位要)、教授推薦信(外企要)
4. 最新預警:今年北上廣深落戶政策收緊,部分區不再認1年制碩士,建議選1.52年學制的項目更穩妥。
國際MBA碩士讀幾年?國內企業最認可哪些學校?
關于國際MBA的學制,不同國家和院校差異挺大。先說最常見的幾種情況:美國多數全日制MBA項目是兩年制,第一年打基礎,第二年選方向;英國的MBA普遍一年搞定,課程緊湊,適合想快速畢業的人;歐洲其他國家比如法國、西班牙,學制大多在1218個月之間;而國內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比如清華麻省理工的IMBA,通常需要2年時間。如果是非全日制(Parttime)或在職MBA,時間會更靈活,一般23年讀完,周末或晚上上課。
國內企業招聘時,對MBA學校的認可度有幾個明顯傾向。先說外資企業,他們更熟悉國際排名靠前的院校,比如美國的沃頓商學院、斯坦福,歐洲的INSEAD、倫敦商學院。但如果是國企、民企或大型互聯網公司,情況就不太一樣了。國內HR對本土頂尖院校的認可度更高,比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長江商學院,以及清北復交的MBA項目。尤其是中歐,很多高管層校友資源強大,畢業生進大廠做管理的案例很常見。
中外合作項目這幾年也越來越吃香。比如復旦麻省理工的IMBA項目,學生能同時拿到兩校學位,課程既有國際化視野又接地氣,華為、騰訊這類企業每年都會定點招聘。交大安泰的CLGO項目(中國全球運營領袖)和清華港中大的FMBA,因為強調“管理+技術”復合背景,特別受制造業和科技公司歡迎。
不過學校名氣不是唯一標準。有些行業更看重細分領域的優勢——比如金融行業偏愛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的MBA;快消行業對歐洲的IESE、HEC Paris評價很高;而國內科技公司對中歐、北大光華畢業生的實踐能力比較認可。另外,部分企業會參考三大國際認證(AACSB、EQUIS、AMBA),拿到“三冠王”認證的全球不到1%的商學院,比如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在簡歷篩選時確實有優勢。
最后說個實在話:企業招人時除了看學校,更關注候選人的行業經驗和個人能力。比如IT行業招產品總監,一個普通院校但有十年大廠經驗的人,可能比名校應屆MBA更有競爭力。所以選校的時候,建議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如果想轉行,優先選課程設置靈活、行業資源多的項目;如果為了晉升,選校友網絡強的學校更實際。
- 國際mba資訊中有人說這樣的證書沒有用 09-16
- 國際mba招生大學,學習天堂、就業機會揭秘、學位證明大解密(國際mba的招生細節) 09-07
- 國際碩士認證 01-21
- 國際碩士完成學業幫助考生找回就業的自信 06-13
- 國際mba資訊對于上班族來說大多數適合這個專業的報考 02-20
- 國際碩士沒有必要參加入學考試的環節 10-11
- 國際碩士跟隨院校的要求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的環節 11-25
- 國際碩士適合沒時間參加聯考的人 11-08
- 國際mba資訊國內對于這樣的證書不認可 02-10
- 國際碩士增加考生們的個人工作能力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