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表姐參謀在職讀研,發現國際MBA的熱度比去年漲了3倍不止。但作為“老江湖”必須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走這條路。去年我同事一朋友花12萬讀的某校MBA,說一千,道一萬發現學歷壓根不能留服認證,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先說國際MBA的三大真香定律:
1. 免聯考入學,周末上課不影響工作
2. 1.5年拿證比國內快1倍
3. 部分院校有留服認證=雙證碩士待遇
但下面這4類人千萬別碰:
? 體制內需要職稱評定的(必須雙證)
? 預算低于8萬的(正規項目起步價)
? 想轉行金融/投行的(更看中學歷出身)
? 三年內有落戶計劃的(單證不算積分)
重點說說大家最關心的費用問題。以我調研的2024年行情:
■ 東南亞院校:8-15萬(適合預算有限)
■ 歐洲院校:16-25萬(含出國游學)
■ 中外合辦:26萬+(保證留服認證)
別忘了:今年教育部新增了23所預警院校,像菲律賓某大學的MBA項目,去年還能認證,今年突然被移出名單。建議優先選擇有10年以上辦學歷史的院校,比如法國里昂商學院這種老牌院校。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
Q:40歲讀會不會太晚?
A:我們班平均年齡37歲,還有人52歲的上市公司高管
Q:英語不好能讀嗎?
A:90%中文授課,畢業論文可用中文寫
Q:證書含金量怎么判斷?
A:查教育部涉外監管網+留服中心雙認證
說一千,道一萬說個真實案例:朋友王哥在制造業干了15年,去年讀完MBA后跳槽到德企,薪資漲了40%。但前提是他選的學校在Target School名單里,這點太關鍵了。
國際MBA學費一覽:這6所院校最燒錢
1. 哈佛商學院(美國)
哈佛MBA的“江湖地位”不用多說,但學費也絕對對得起這名氣。2024年入學的學費是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6萬元),加上住宿、書本、保險等雜費,兩年下來總花費直奔200萬人民幣。
不過哈佛的校友資源和就業率確實牛,90%的畢業生3個月內拿到offer,平均起薪超過18萬美元。要是奔著長期職業回報,這錢花得可能不虧。
2. 斯坦福商學院(美國)
斯坦福MBA的學費比哈佛還狠,單年學費18.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3萬元),兩年讀下來輕松破250萬人民幣。學校位于硅谷核心區,科技和創業氛圍拉滿,適合想進科技巨頭或自己開公司的人。
但要注意,這里生活費也高得離譜,一杯咖啡能賣到8美元,租房每月至少3000美元起。沒點家底,真得掂量掂量。
3. 沃頓商學院(美國)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金融領域的老大,MBA學費一年16.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0萬元)。加上費城的生活成本,兩年總開銷約220萬人民幣。
沃頓的特色是“人脈即金脈”,校友遍布華爾街和頂級投行。不過競爭也激烈,班里一半學生來自海外,沒點真本事,光砸錢可能也跟不上節奏。
4.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法國/新加坡)
INSEAD的MBA學制短(10個月),但學費一點不含糊——10.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82萬元)。加上跨國校區的生活費(比如巴黎或新加坡),總花費約130萬人民幣。
短平快的課程適合想快速轉型的人,比如從技術崗轉管理崗。但時間緊任務重,每天上課到半夜是常態,心理素質差的慎選。
5. 倫敦商學院(英國)
倫敦商學院MBA的學費是11.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05萬元),加上倫敦這個“全球最貴城市”的消費,兩年下來沒個180萬人民幣打不住。
不過好處是離歐洲企業近,實習和就業機會多,尤其是金融和咨詢行業。想混歐洲圈子的,這兒算是個黃金跳板。
6. 哥倫比亞商學院(美國)
哥大MBA學費15.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5萬元),紐約的生活成本更夸張——一個月房租平均4000美元,吃頓普通中餐也得30美元。兩年讀下來,沒個230萬人民幣根本扛不住。
但哥大地理位置無敵,和華爾街就隔幾條街,搞金融的幾乎“近水樓臺先得月”。適合目標明確、就想進投行或對沖基金的人。
看完這6所“土豪專屬”院校,是不是覺得錢包一緊?其實貴不貴還得看個人規劃。如果沖著名校光環和行業資源,咬牙投資或許能換回更大回報;但如果單純想混個文憑,不如選個性價比更高的項目。說到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國際mba資訊有些人覺得值得有些覺得不值 11-24
- 國際mba值得上嗎 02-17
- 國際mba值得上嗎 02-19
- 國際博士值得上嗎 03-01
- 國際碩士值得上嗎 03-10
- 國際博士招生的年齡普遍在30到40歲之間 12-07
- 國際博士沒有超過40周歲都有資格去挑戰 12-21
- 國際博士幾乎在30到40歲之間的年齡報考 11-16
- 國際mba資訊2023年值得上嗎 04-01
- 國際mba報考2023年值得上嗎 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