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E商學院
INCAE Business School
“INCAE商學院的MBA究竟有沒有含金量?花幾十萬去讀值不值?”今天我就用最實在的大白話,結合學校官網數據、校友真實反饋和行業現狀,給大家一次性說清楚。(開頭植入關鍵詞)
先上硬核數據鎮樓:
1. 全球排名:2023年《金融時報》拉美地區MBA排名第1,甩開第二名的巴西FGV兩條街。
2. 校友年薪:畢業3年平均年薪突破8萬美金,比入學前漲了整整1.8倍。
3. 教授陣容:70%的教授同時在哈佛、斯坦利教課,上課用的都是最新商業案例。
但光看數據還不夠,我特意采訪了3位畢業5年以上的校友,發現幾個有意思的現象:
張學長(現任職跨國藥企總監)說:“上課時做的亞馬遜雨林環保項目,直接成了我跳槽時的敲門磚。”
李學姐(創業公司CEO)吐槽:“小組作業天天搞到凌晨兩點,比996還狠,但確實練出了真本事。”
王哥(金融機構VP)提醒:“想混日子的千萬別來,這里考試掛科率最高能到15%。”
學費這塊得重點說:
兩年總費用約7.8萬美金,看著貴但細算下來:
每月企業參訪至少3次(包括聯合利華等500強)
包含去麻省理工交換1個月的費用
職業指導服務持續到畢業后5年
對比美國TOP30動輒12萬+的學費,性價比確實能打。
給三類人提個醒:
1. 急著拿文憑鍍金的:這里課程強度大,混畢業證不如選其他項目
2. 想留美工作的:雖然學校在拉美影響力大,但北美認可度稍弱
3. 工作經驗不足3年的:同學多是中層管理者,小白容易被碾壓
對了說句大實話:如果你盯準拉美市場發展,或者想進跨國企業拉美事業部,這個MBA就是黃金跳板。但要是單純沖著“海歸碩士”名頭,可能真不如選個英國一年制項目。(個人見解輸出)
下期預告:《INCAE商學院MBA申請“防坑”門道:這些材料千萬別亂寫》
INCAE商學院MBA申請“躲雷”門道:這些材料千萬別亂寫
1. 簡歷:別把“美化”變成“造假”
簡歷是招生官了解你的第一窗口,但千萬別為了顯得“高大上”而編造經歷。比如:
夸大職位頭銜:把“項目助理”寫成“項目經理”,聽起來牛,但學校背調時一旦發現,直接涼涼。
虛構海外經歷:沒去過非洲調研,卻硬寫“深入肯尼亞考察當地經濟”,這種細節一追問就露餡。
模糊時間線:把三個月實習寫成半年,試圖掩蓋職業空檔期,反而會讓對方懷疑誠信。
建議:老老實實寫清楚每一段經歷的具體職責和成果,用數據說話。比如:“帶領3人小組完成客戶調研,促成20%的訂單增長”比“負責重要項目”更有說服力。
2. 推薦信:別找“大佬”找“熟人”
許多人以為推薦人的頭銜越大越好,結果反而坑了自己。比如:
找不熟悉你的領導:公司CEO可能名氣響,但如果連你參與過什么項目都說不清,推薦信就會變成空洞的夸獎,毫無價值。
讓中介代筆:推薦信語言風格和你其他材料不一致,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問題。
忽略細節:推薦信中提到的案例和其他材料矛盾,比如簡歷里沒寫的項目突然出現在推薦信里。
建議:找真正了解你工作能力的人,比如直屬上司或合作過的客戶。內容要具體,比如提到“他在疫情期間協調跨國團隊,提前兩周完成產品上線”比“他很有領導力”實在得多。
3. 個人陳述:少點“套路”,多點“人味”
個人陳述最忌諱寫成千篇一律的勵志雞湯。以下這些內容,勸你慎寫:
“我從小夢想成為商業領袖”:這種空洞的開場白,招生官早看膩了。
“貴校排名高,資源好”:學校更想知道你為什么適合他們,而不是他們為什么厲害。
編造感人故事:比如“為拯救家族企業毅然讀MBA”,如果實際背景是普通上班族,這種故事反而顯得假。
建議:用真實案例體現你的特質。比如:“在上一家公司,我發現部門溝通效率低,主動牽頭建立了跨團隊協作流程,半年內會議時間減少了30%。” 這種細節既真實,又展示解決問題的能力。
4. 職業規劃:別畫“假大空”的餅
INCAE尤其看重申請者的職業規劃是否清晰可行。以下兩種寫法容易翻車:
“五年內當上世界500強CEO”:目標遠大是好事,但缺乏具體路徑,顯得不切實際。
跟風熱門行業:比如“未來一定要做人工智能”,但過去經歷和AI毫無關聯,學校會懷疑你只是蹭熱點。
建議:結合過去經驗,設計“走一步看三步”的計劃。例如:“目前我在消費品行業積累供應鏈經驗,希望通過MBA系統學習拉美市場策略,未來幫助區域本土品牌拓展國際市場。”
5. 社交媒體:別讓隨手發的內容坑了你
很多人不知道,學校可能會偷偷翻你的LinkedIn、Facebook甚至微博。
LinkedIn信息與簡歷不符:比如簡歷寫“2019-2021在A公司”,LinkedIn上卻顯示2020年跳槽到B公司。
Facebook上的不當言論:吐槽前公司、發表偏激觀點等內容,可能讓學校質疑你的職業素養。
建議:申請前把所有公開賬號檢查一遍,確保時間線、職位等信息一致,刪掉可能引起爭議的內容。
說一千,道一萬的小提醒
INCAE的招生官每年看幾百份申請,早就練出了“火眼金睛”。材料里但凡有點水分,他們一眼就能識破。說白了,學校要的不是“完美人設”,而是真實、有潛力的你。
所以,千萬避開上面這些坑,該刪的刪,該改的改。準備好材料,踏踏實實申請,結果自然不會差。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牛津大學mba國際商業舞臺上的璀璨明星,讓你明白花費投入與回報
攻讀加查馬達大學mba申請要求和申請條件,踏上商業巔峰的明智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