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商學院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如果你正在考慮讀MBA,尤其是對歐洲名校感興趣,哥本哈根商學院(CBS)的MBA項目一定在你的備選清單里。但你知道嗎?這個項目的必修課設置和國內MBA差異很大,有些課程對特定人群特別“友好”,而另一些課可能讓你直呼“頭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哪些人讀CBS的MBA必修課最劃算。
第一類:想轉行進北歐企業的職場人
哥本哈根MBA的必修課里,有一門《北歐商業文化與戰略》,國內MBA很少涉及這個方向。這門課會深度剖析宜家、樂高、諾和諾德等北歐巨頭的管理邏輯,甚至帶學員到企業參訪。如果你未來想進北歐外企,這門課能幫你快速理解他們的扁平化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第二類:對“實戰項目”上癮的行動派
CBS的必修課有個特點:幾乎每門課都帶小組實戰任務。比如《全球供應鏈管理》要求學生為丹麥本地企業設計降本方案,企業高管會直接參與打分。這種“真刀真槍”的作業,特別適合討厭紙上談兵、喜歡動手實操的人。
第三類:想低成本接觸歐洲資源的創業者
必修課中的《歐洲市場拓展》會請來德國、法國、意大利的行業專家做工作坊,很多學員通過這門課直接對接到了歐洲的供應商或合作伙伴。有位做跨境電商的學員說:“光這門課省下的中介費,就夠我半年學費了?!?
第四類:拖家帶口的“中年讀書黨”
和國內MBA不同,CBS的必修課時間安排非常照顧在職人士。核心課程集中在每周四到周六,且允許線上同步參與。有個二寶媽媽學員分享:“孩子生病時我在家看課程直播,教授還會特意暫停讓我去哄娃?!?
第五類:想拿永居的“北歐愛好者”
雖然學校不宣傳,但完成MBA課程后申請丹麥工簽會有加分。必修課里的《丹麥語商務溝通》教基礎丹麥語,這門課結業證書在申請永居時可以作為語言證明。有學員算過賬:“單獨報語言班要花3萬克朗,這門課相當于白送?!?
不過要注意,CBS的必修課對“考試型選手”不太友好。比如《商業數據分析》的考核方式是小組開發一個數據模型,占總成績70%。有位考霸型學員吐槽:“我準備了三天三夜的公式,結果教授說更看重模型能不能用在真實業務里?!?
給準備申請的人三個建議:
1. 提前練好英語presentation能力——必修課60%的作業需要公開演講
2. 準備好運動鞋——企業參訪經常需要步行參觀工廠車間
3. 別買太多教材——教授更推薦用課堂案例當學習材料
說一千,道一萬說句大實話:如果你屬于上面五類人,哥本哈根MBA的必修課確實能讓你“物超所值”;但要是只想要個文憑混日子,這些實戰性超強的課程可能會讓你痛不欲生。
哥本哈根商學院MBA申請,哪些背景容易吃閉門羹?
1. 成績單太“水”,學術背景不過關
哥本哈根商學院對本科成績有硬門檻。GPA低于3.0(按4.0標準)的申請者,除非其他方面特別亮眼,否則大概率直接被篩掉。尤其是商科相關專業基礎課(比如微觀經濟、統計學)成績差的,學校會懷疑你的學術能力。
另外,如果本科院校排名低、專業和商科毫無關聯(比如純藝術類),且沒有輔修或相關課程補充,也會讓審核官覺得“底子不夠”。
2. 工作經驗“湊數”,缺乏含金量
學校明確要求至少3年全職工作經驗,但光拼年限沒用。
行業太邊緣:比如傳統制造業的基礎崗位、小微企業的行政工作,相比科技公司、咨詢、金融等行業,競爭力明顯不足。
職位沒成長性:如果3年都在同一崗位打雜,沒升職、沒獨立項目,學校會覺得你缺乏領導潛力。
跨行業但沒邏輯:比如從護士突然轉行申請MBA,但中間沒有商業相關的過渡經歷(比如醫療項目管理),容易被質疑動機。
3. 語言成績“踩線過”,口語拖后腿
雅思總分7.0、托福94是官方要求,但實際錄取中,語言成績只是“入場券”。尤其是口語單項,如果低于6.5(雅思)或22(托福),面試時很容易露怯。哥本哈根商學院課堂討論多,小組作業頻繁,口語不行?老師可能直接把你劃為“跟不上節奏”的風險人群。
4. 推薦信不走心,全是“模板夸”
推薦信最忌諱泛泛而談。“該生認真負責”這種萬金油評價,還不如不寫。學校想看到的是具體例子:
你帶過什么項目?解決了什么問題?
你的溝通風格、抗壓能力如何?
如果推薦人職位不高(比如普通主管)、和申請方向無關,或者用詞空洞,這封信反而會減分。
5. 文書“假大空”,沒抓住學校調性
哥本哈根商學院特別看重兩點:國際化視野和可持續商業思維。
文書里只寫“我想升職加薪”,不提如何用MBA資源解決具體的社會或商業問題,顯得格局太小。
對學校的課程、教授研究方向一無所知,空談“仰慕名校”,會被認為缺乏誠意。
過度強調個人成就,忽視團隊合作案例,也不符合北歐文化強調的“平等協作”價值觀。
6. 職業規劃“飄忽”,目標不接地氣
學校最怕招到“迷茫型”學生。比如:
申請時說“想轉行做投資”,但對哥本哈根當地的創投生態、歐洲市場趨勢毫無了解。
目標設定過于宏大(“成為全球500強CEO”),但沒有短期可落地的計劃。
建議結合丹麥的產業優勢(比如清潔能源、醫藥創新),給出具體的職業路徑,比如“通過MBA進入北歐新能源企業,負責亞太市場拓展”。
7. 面試準備不足,暴露“硬傷”
哥本哈根商學院的面試喜歡“突擊提問”。比如:
“你說對可持續金融感興趣,那你能解釋一下歐盟最新的碳關稅政策嗎?”
“如果你在小組里和丹麥同學意見沖突,會怎么處理?”
如果只是背誦準備好的答案,或者對歐洲商業新聞缺乏關注,很容易被面試官看穿。
哥本哈根商學院的錄取委員會很務實——他們要的是“能畢業、能貢獻、能代表學校”的學生。背景有短板不怕,關鍵要證明你有清晰的自我認知和匹配度。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哥本哈根商學院MBA內幕解讀,必修課程與申請要點(哥本哈根商學院MBA的課程和申請要點)